堯舜禹時期的銅銘文
糾正了研究銅器銘文千多年來之誤導:
「金文新考」上,下集
駱賓基 (張璞君) 1974初稿至1984定稿
1917-1994
"文革"中,駱賓基受到沖擊,与老舍等一起被批斗,但他一直沒有喪失革命信念. 1974年他被安置在
北京文史館工作,對古文字產生了興趣,開始從事古文字研究,由1974年至1984年其間,并克服半身
不遂,視力嚴重哀退,由1974初稿,研究至1984定稿, 最終出版了「「金文新考」上,下集;糾正了由宋
朝至民國至,人民共和國年間,半懂不懂西方文化的理論,"史前考古學術"界對銅鉻文局限於商周使用
的見解.駱賓基 (張璞君) 由1974至1994年間的深入研究,證明了銅銘文在五帝期的普及使用.結論可
以解放我們一向受學者在書本文字上的誤猜,把大眾從"跟不上時代"的"落後教育制度"裡,被錯誤引
導了,讓大家一直相信西方學者沒跟據的事實不正確的羅輯,盲目瞎猜,認為漢文字只是起源於商周的
甲骨文及銅鉻文,夏或之前,中國大地上還沒有文字使用.
自1979年內地開放後,出土了大量從未見過的史前玉器刻契文字,及銅器銘文字.一直經香港流向世界
各地.
近六,七年來,出土史前玉器刻契文字,在內地開放了的市場公開買賣,怪不得學者与博物館人員一概不敢
碰,因為這些刻契文字與博物館的商周文字不一樣.
怪不得,內地綱友,每逢見到與博物館的商周文字不一樣的,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刻契文字一概都只有膽量
稱為"夏朝"文字: 究竟,"夏朝"文字是不是國人巨大的新發現,還只是去糾正民國至今,西方史前學者的誤導,
及國人及學者盲目跟風而導至認錯了史前文化歷史認知及向前深入研究的方向?
在現今資訊自由流通的社會裡,大學,博物館組織裡的領導,還是不容許"夏禹時期的人民,去使用刻
契或書
寫文字"?...............利用制度去限制智慧的啓動?究竟我們的教育制度是為著達到什麼目的?
我們民族的智慧又怎去啓發?國家社會物質富庶了,是不是需要檢討及改良我們的教育方向与制度,不要
盲目強信書本,埋沒了人們的智慧?
1984年駱賓基 (張璞君) 出版「金文新考」上,下集的貢獻,有助我們揭開五帝時期玉刻契文字的多元
化,及五帝之前的整個新石器時代一段十分漫長的玉刻契文字發展史.
在此多謝綱友,韓國 DaeJeon 市, Park Jaeock 先生 於 2012年8月6曰提供我,駱賓基 (張璞君) 先生
的「金文新考」上,下集,的手抄版本;讓我們世界上同宗同源的兒女可以繼續利用我們近三十多年來,
所搜集到出土的玉器及銅器文字資料證據,共同去糾正及重組人類,文化及文明來源的發展史.
劉漢根
於香港 2012.08.23
劉漢根的綱站:
自1979年我們搜集到出士刻契文字樣本的分類及分析.
1.
糾正了銅器銘文只局限在商周時期使用的誤導,引證銅器銘文在堯,舜,禹時朝廣泛使用的實證.
一. 夏禹所處的歷史階段初步勤探
2.
9-40
3.
41-70
4.
71-100
5.
101-130
6.
131-141
二. 貨幣集
7.
1-24
8.
25-54
9.
55-99
10.
100-125
11. 126-154
12.
155-177
三. 兵銘集
13. 1-33
14. 34-70
15. 71-90
16. 91-120
四. 人物集
17. 鯀篇
1-44
18. 唐堯篇
1-15
五. 舜篇續: 舜為殷商的始祖
1-25
19 舜篇
1-27
20
28-69
21
1-25
22
26-55
23
56-100
24 「單壴卣」 銘新解
25 夏禹篇
夏禹婚宴禮器出土於殷墟的報告 1-29
26
30-51
27 編後記
1-5
「金文新考」外編:
中國上古社會新論 1991 北京
華文出版社
1. 1-30
2. 31-85
3. 86-149
4. 150-211
5-1. 212-266
5-2.
銅鉻文樣本 附圖 最後的 1-24頁